蔡铭超拍下2
2013年春天的气氛与往年相比有所不同,这并非因为天气出现变化,而是一件大事的发生,牵动了每个中国人的心。
随着法国皮诺家族宣布无偿将“鼠首”、“兔首”两座文物雕像归还我国,众人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。
按理来讲,历经百年流落海外的文物归国,是一件值得我国人民开心的喜事,但社会中却有不少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。
究其原因,是因为这次“文物回家”的历程并非一帆风顺,这背后隐藏了一段充满争议的故事。
而主导这场故事背后的主人公,正是2.7亿天价拍下兽首,却没有付款的蔡铭超。
涉足收藏的经商岁月
蔡铭超出生在泉州晋江市,在这座距离厦门不远的小城中,他度过了自己的青年岁月。
从古至今,泉州一直都是我国重要的通商口岸,每年这里都会有无数的商贸产品走出国门,同样也有大量国外产品进入中国。
展开剩余94%繁荣的商贸环境为泉州孕育了一大批商人,而作为我国闽南金三角的晋江,更是走出过无数富豪。
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,蔡铭超也早早涉足商界,准备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属于自己的财富。
最早,蔡铭超从事于服装贸易行业,凭借泉州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,在进出口贸易中赚到了第一桶金。
从我国上世纪90年代开始,瓷器就成为了海内外热门的文物藏品,借由这股市场风向,蔡铭超成立了工艺品公司,专门制作中国瓷器。
凭借优秀的经营能力,蔡铭超很快便在工艺品行业取得建树,同时也开始接触到了文物收藏与拍卖行业。
不同于瓷器工艺品出售,文物藏品的拍卖往往要承担更多风险,同时利润也更为丰厚。
在几年的摸爬滚打探索之后,蔡铭超决定自己成立一家拍卖公司,通过挂靠在国营拍卖企业名下,从事藏品拍卖业务。
自此开始,文物收藏和拍卖逐渐成为了他事业的重心,前些年在其他行业中积累的资金,也成了他最初的运营资本。
时势造英雄,2004年我国正式推出艺术品拍卖许可证制度,蔡铭超得知消息后立刻脱离了挂靠关系,成立了心和艺术品拍卖公司。
多年商业经营为蔡铭超积累了丰富的人脉和不错的口碑,公司成立不久后,便有不少人前来委托拍卖藏品。
蔡铭超举办的拍卖会中,很少有藏品被迫“流拍”,相反,总能以买家和卖家都能接受的价格达成交易。
几年苦心经营之下,蔡铭超的名号在圈内越发响亮,公司的生意也蒸蒸日上。
在一次拍卖会中,蔡铭超甚至达成了一件元代青花瓷的交易,成交价格高达88万元。
随着生意的红火,蔡铭超心中对于文物的看法也在转变。过往无论这些藏品如何价值不菲,在他眼中也只是售于市场的商品。
但随着对文物认知的越发深入,他越来越能理解那些收藏家天价购买文物的心理状态。
因为这些文物不仅仅是一件精美的器物,更承载着历史车轮碾压过的痕迹,记录着无数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。
之后的经营过程中,蔡铭超不再仅仅是一位商人,更成为了半个收藏家,经常自己花钱购买不少价值不菲的藏品。
经商与收藏的经历,让蔡铭超逐渐开始接触到了一群特殊的人。这些人并不是为自己购买藏品,而是专门购买那些流落海外的中国文物。
我国在进入近代以来,经历了近百年的屈辱岁月,无数珍贵文物被侵略者强行夺走,流落在了世界各地。
这些人自发成立慈善组织,搜集相关文物线索,与此同时,他们还会集资购买这些文物并无偿捐赠给我国博物馆。
在他们身上,蔡铭超感受到了强烈的家国情怀,而这种潜藏于血脉基因中的民族意识,也将对他的人生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。
竞拍佛像后名声大噪
2006年,香港苏富比拍卖行计划举办一场拍卖会,这场拍卖会中有不少珍稀物件,但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一尊“鎏金释迦摩尼像”。
这尊雕像产自明朝永乐年间,是皇帝赠予西藏喇嘛的礼品。从目前出土的永乐佛像来看,这一座无疑是形制最大、制作最精美的一尊。
在佛像的藏品拍卖中,永乐年间的佛像往往造型更精美、工艺水平更高,与此同时藏品成交价格也更高。
此前,与这尊佛像相似的其他两尊佛像,在拍卖中分别达到了5000万和4000万港币的天价。
对于这尊佛像的成交价格,文物收藏界也无法给出准确的评估,只能由在场的竞拍者自己定夺。
得知这一消息后,蔡铭超第一时间便来到了香港,准备着手购买这一无价之宝。
除了蔡铭超外,这场拍卖会也吸引了无数圈内人士,不少收藏大家也对此势在必得。
10月7日当天,拍卖会如期举行,手持353号的蔡铭超跟随人群来到了会场的角落。
多年从事拍卖行业的经验,让他更加知道其中的技巧,他站在人群之外,就是要判断现场的竞拍人员。
竞拍起始,十几名竞拍者纷纷对这尊释迦摩尼佛像提出报价,将佛像的底价瞬间抬升到了8000万港币。
这一价格无疑劝退了许多竞拍人员,瞅准这一时机,蔡铭超举起了手中的号码牌,喊出了8500万港币的价格。
但很快,一名台湾的买家便迅速提高了自己的报价,同样对拿下这件藏品展现出了必胜的决心。
一轮又一轮的心理博弈后,佛像的价格也逐步攀升,突破了1亿港币的大关。
最终,当主持人拍卖槌落下,佛像成交价格确定在了1.2亿港币,而竞拍成功者正是蔡铭超。
这项拍卖交易一举打破了两项纪录,这尊佛像成为了拍卖价格最高的中国工艺品,而蔡铭超也创下了中国个人对藏品的最高竞拍价纪录。
经此一事,蔡铭超的名字瞬间登上了诸多报纸的头版头条,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更是将此作为佛教界的大事,给予了很高的评价。
拍卖结束的第二天,蔡铭超便收到了其他人想要购买的消息,并表示愿意付出超过竞拍价20%的价格购入。
但在蔡铭超看来,自己竞拍佛像并不是为了再次炒卖,而是将这一国宝带回祖国,因此果断婉拒了购买者的报价。
事实上,这尊佛像的价值远不止1.2亿港币,按照永乐年间的礼法制度,佛像内部往往会塞满经书卷轴。
此次拍卖的释迦摩尼佛像是完全封藏的,因此,这些经卷全部保存在佛像内部,这就让这尊佛像的价值更为珍贵。
蔡铭超竞拍佛像的行为,为他赢得了国人的高度赞誉,他不仅将国宝带回了祖国,更向世界传递了一个信号。
中国已经开始走向繁荣富强,中国人也有能力收藏国宝级的艺术藏品,这让海外拍卖公司开始重新审视中国市场。
对于蔡铭超本人而言,竞拍佛像不仅为他带来了名誉,更满足了他心中一直以来的愿望。
为祖国带回那些流落海外的藏品,这件事成为了他此后生活关注的重点,同时,也让他在日后主导了一场拍卖风波。
兽首事件的前因后果
蔡铭超在竞拍佛像事件后,得到了圈内同行的赞誉,也受邀担任了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会的收藏顾问。
几年合作的时间里,蔡铭超为我国海外流失文物寻找工作做出了不小的贡献,也成为了国内知名的个人收藏家。
2009年,一则拍卖会的消息打破了蔡铭超平静的生活,因为这场拍卖会的主角正是我国遗失海外多年的——“鼠首”与“兔首”。
在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,英法联军攻陷了北京城,并开始了强盗般的洗劫行动。
皇家园林圆明园中珍藏了我国无数珍宝,英法联军抢掠的毒手,也伸向了此处。
几天的烧杀劫掠之后,雕梁画栋、气势恢宏的圆明园被英法联军付之一炬,这也给了我们民族内心深处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疤。
在圆明园古迹海晏堂的门口,有一处美丽的报时喷泉,其中十二生肖的兽首像正是象征着十二个时辰,轮番喷水来记录时间。
在英法联军此次侵略行动中,十二生肖兽首均被敌人夺走,流落到了海外各地。
新中国成立后,不少爱国人士在积极寻找这些流失的珍贵文物,十二生肖兽首同样在此行列。
澳门赌王何鸿燊就曾出资数千万,购买回了猪首和马首雕像,并且无偿捐赠给了国家。
除此之外,我国也通过不同方式追回了牛首、猴首、虎首几尊雕像,这些文物的追回极大地鼓舞了国人的内心。
当“鼠首”与“兔首”拍卖消息传来时,举国上下都在时刻关注这一情况。
这两座雕像不仅仅是流失文物,更代表着那一段民族的屈辱历史,拿回曾经丢失的文物,对中国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民族意义。
蔡铭超在得知这次拍卖消息后,同样感到无比振奋,为祖国带回这两尊雕像成了他最大的心愿。
但与此同时,蔡铭超心中也有了许多其他的顾虑。
自从我国爱国人士开始寻找流失文物,并且高价购回祖国以来,国外的拍卖行也察觉到了这一“商机”。
无数我国流失海外的文物开始被恶意标定高价,并且市场价格也开始水涨船高,远远超过了文物本身的收藏价值。
就以十二生肖兽首为例,从文物本身的价值来说,这十二尊兽首并没有悠久的历史,也没有超凡绝伦的工艺水平。
在过往的使用过程中,也仅仅是像水龙头一般,作为整个池塘点缀装饰的一部分。
在上世纪80年代时,一位美国古董商仅用1500美元便购得了三尊兽首,转手交付拍卖行成交时,最贵的一尊马首也不过50万美元。
但当保利公司竞拍这些文物回国时,虎首的成交价格就已经飙升到了1500多万港币。
何鸿燊在竞拍马首雕像时,价格就已经到达了匪夷所思的6900多万港币,这背后自然隐藏着拍卖公司的商业运作。
在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谢辰生看来,兽首价格的飙升就是一种赤裸裸的商业炒作行为。
海外的拍卖公司利用我国爱国人士的民族情感,恶意哄抬市场价格,从中牟取暴利。
十二兽首铜像从文物价值的角度来看,并不是多么珍贵的藏品,只是因为与那段悲痛的民族历史相关联,才成为了商业眼中的“工具”。
因此,在这次拍卖会前,蔡铭超就清晰地意识到,这两尊兽首一定会被炒作天价。
从资金的角度来看,蔡铭超多年的商业积累和爱国人士的慈善援助,肯定能帮助他顺利购回两座雕像。
但从民族情感的角度来看,这些文物本就属于我国,当初被侵略者抢掠夺走,如今居然还要天价购回。
这种流失文物归国方式,显然让包括蔡铭超在内的所有中国人,感到无法接受。
但现实情况就是如此,如果不参加拍卖会,那么这两尊雕像很可能被其他人买走,之后想要让它们回归祖国,恐怕要经历更为复杂的过程。
反反复复的琢磨并没有让蔡铭超想出更好的解决方案,与此同时,拍卖会也已经到了如期举办的日子。
拍卖会当天,蔡铭超并没有抵达现场,而是委托了一位好友观察现场情况,自己则通过电话参与竞拍。
从蔡铭超的本意来看,如果两件藏品流拍或者撤拍,他就不用再参加这场拍卖,如果进入了正常的拍卖程序,他也有回旋的余地。
当现场竞拍人员不断提高兽首价格时,蔡铭超意识到自己必须要出手竞价,否则两尊兽首还会继续流落海外。
最终,蔡铭超以3100多万欧元的天价,成功竞拍到了“鼠首”与“兔首”两座雕像。
根据2009年的汇率来换算,这一价格折合人民币已经达到了恐怖的2.7亿元!
当竞拍成功的消息传回国内,各大报纸纷纷刊登了此则消息,国人对于文物回归也感到万分高兴。
但这件事情却远远没有结束,因为蔡铭超并没有真正为这笔钱付款。
竞拍之后的舆论风波
按照国际拍卖行的惯例来说,竞标者成功达成交易后,往往不需要立刻支付款项。
毕竟如此金额巨大的交易,买主也需要一定时间的资金周转,而这个期限一般为一周左右。
但当蔡铭超拍下兽首一周后,拍卖行却没有接到任何资金汇入。于是,佳士得将这一情况公之于众,并且公开了蔡铭超的身份。
消息一经传出,中法两国的舆论一片哗然,毕竟这在拍卖界无疑是最让人无法接受的失信行为。
熙熙攘攘的议论声中,蔡铭超第一次向外界说明了自己的态度:“作为一个中国人,我应当在那种情况下出手,但这一笔钱,我不会支付”。
声明发出之后,社会舆论瞬间呈现出了两种极端的态度,有人无比支持,也有人十分反对。
在支持者看来,蔡铭超这种行为虽然不合规矩,但却为我国带回了两座雕像,他甚至应该被看作民族英雄。
但在反对者的眼中,蔡铭超这种行为会极大损害中国人的形象,让国际社会留下中国人不讲信誉的印象。
两种看法各自都有自己的依据,争论的声音也始终没有停歇。对于双方当事人来说,更是面临着两难的抉择。
佳士得拍卖公司中不少人希望付诸法律程序,那么蔡铭超将会面临巨额赔偿,甚至会受到牢狱之灾。
但如果采取这种措施,那么佳士得势必会失去中国市场,遭到国人的大规模抵制。
但如果不采取措施的话,委托自己拍卖的法国皮诺家族也不会善罢甘休,毕竟这关乎他们的切身利益。
对于蔡铭超来说,这次风波更是彻底影响了他一生的轨迹。
在商业世界中,信誉永远是最重要的交易条件,此次事件让他在圈内彻底名誉扫地。
除此之外,佳士得等国际拍卖行更是将他列入了“黑名单”,再也没有机会参加高规格的拍卖会。
十几年苦心经营的公司,受到此次风波影响,也走到了频临歇业的境地。毫不夸张的讲,兽首事件让他的人生跌落了谷底。
由于这次事件影响过于广泛,在媒体的不断发酵下,很快成为了国际事件。
双方展开了长达4年的磋商,在一轮又一轮的谈判无果后,法国皮诺家族也直接介入了此次事件。
终于,直到2013年时,法国皮诺家族还是无法割舍中国庞大的市场,决定无偿捐赠这两座兽首给中国。
这段引起舆论无数热议的话题,也终于落下了最终帷幕。
结语: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,蔡铭超此举究竟是对是错,只能任由世人评说。
作为失信者,蔡铭超付出了惨痛的代价,牺牲了自己个人的名誉,甚至断送了此后在拍卖界的发展生涯。
但作为中国人,蔡铭超的确用自己的力量,为我国追回了许多流落海外的文物,让这些记录过民族伤痛的痕迹回家。
他人笑我太疯癫,我笑他人看不穿。当2013年兽首回国之际,蔡铭超说太多的话,只是由朋友转达了一句“终于回来了,祝贺,祝贺”。
归根到底,之所以出现这样复杂的风波,还是因为当年国家的积贫积弱。
在世界之林中,只有国家繁荣富强,才能保护好那些珍贵的文化遗产,以及国家中辛勤努力的每个人民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